6月8日,“用‘互联网+’模式,讲博物馆的故事”为主题的2017年(第七届)亚洲版365betasia研讨会在北京联合大学召开,来自于与数字博物馆建设相关的博物馆、科研院所、高校机构以及科技、科普、教育、设计、艺术等领域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及媒体代表等百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亚洲版365betasia研讨会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本次研讨会主题为“用‘互联网+’模式,讲博物馆的故事”,与会代表分别就“新技术应用助力博物馆数字内容建设”、“数字博物馆创意设计与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助力博物馆的传播与服务”、“数字博物馆价值挖掘与应用”等议题进行专题讨论和案例分享与交流。大会分为主旨报告、大会报告、案例分享、分论坛研讨等环节,论坛从6月8-9日持续两天。 开幕式由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理事长闫保平主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刘晓勘、北京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崔学谙、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张连城、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主任胡锤等出席了开幕式并作发言。 ▲论坛现场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由胡锤主持。崔学谙作了“担当博物馆历史使命,助力博物馆事业发展”主旨发言,发言中博物馆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成就,我国博物馆正处在第三次发展高潮中。博物馆应该藏品解读方法上下苦功,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同时指出数字化助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数字化是一种运行管理博物馆的新手段,对保护藏品、便于观众交流,速度快、传递广,是博物馆推广的强大助力。最后强调博物馆数字化手段的最终目的是要把观众召唤到博物馆来。 ▲崔学谙 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总工陈刚以“互联网+中华文明,促进博物馆融合创新”为主题进行发言,他从项目背景、目标任务、应用领域、主要内容、实施路径五方面介绍了“互联网+中华文明”项目,介绍了项目如何促进博物馆融合创新。“互联网+中华文明”对推动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调动文博单位用活文物资源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完善业态发展支撑体系的重要作用;该项目在旅游、动漫、文创、游戏等方面的应用,实质是以互联网成果为依托,最终实现“文化遗产+”的形态,同时,项目实施中需要明确的定位与分工,逐渐探索运行模式并争取政府购买、奖励或资助,建立特许授权管理体系等。 ▲陈刚 大会报告 天津博物馆宣教部边静就“互联网+”趋势下如何天津博物馆如何学校合作,她介绍了天津博物馆开展馆校合作的宝贵经验以及合作现状,指出参观展览仍然是馆校合作教育的主要方式,同时博物馆会开设相关的特色课程以及实践体验,并与学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共同开发教辅材料。介绍了天博中小学数字课堂、天津博物馆的线上直播平台以及公共在线教育平台,以云服务器技术搭建,在线互动、方便快捷。 ▲边静 北京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主任苏怡介绍了故宫数字产品、网站开发的过程,并就数字社区APP进行了重点介绍。介绍了故宫新上线的网站群——中文网站、针对国外用户需求设计英文网站和针对青少年全体建立青少年网站;梳理了故宫曾发布的共8款APP,解释为何故宫APP量巨大,并不断探索适合观众的APP制作模式,整合分散在各平台的“故宫粉”,通过APP建立观众与故宫之间的桥梁,提出“当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概念并推广。 ▲苏怡 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宏哲就“博物馆数据挖掘及技术展示”这个主题进行了发言,介绍了一系列关于博物数字化的研究成果,其中基于双目视觉的博物馆参观者行为分析系统、基于实物的文物检索系统、博物馆大数据智能挖掘系统以及基于动态手势感知的文物互动体验系统对博物馆数字重要的作用。
▲刘宏哲 案列分享 在大会案例分享环节,来自中科院、中央美院、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文博交流馆及部分科研院所、文博企业的代表分享了各自在博物馆数字化方面的经验、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成果。 有介绍大数据支持下的科普基地运营、也有介绍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的案例;也有对于数字博物馆公众化、如何拉近与公众距离方面进行了技术和经验的分享;如何有效提升博物馆科普能力及科普运行方式进行了探讨,指出提升博物馆科普能力不仅体现在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活动本身,还涉及博物馆的收藏、展览、科研成果、对外交流等各方面;此外,还介绍了基于三维扫描的钟碑刻书法拓印、VR虚拟视频等技术。 6月9日,部分来自博物馆数字部门的负责人和机构代表还将就“新技术应用助力博物馆数字内容建设”、“数字博物馆创意设计与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助力博物馆的传播与服务”、“数字博物馆价值挖掘与应用”等四个分议题进行专题研讨、经验分享和总结。本次论坛为博物馆数字化新成果、新理念、新技术展示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推动博物馆展览展示、服务观众、互动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持续关注,并进行后续宣传报道。